紧急“叫应”!这6起成功避险案例被通报表扬

4月底以来

安徽省多发强降雨及强对流天气

日前,黄山市、宿州市、芜湖市

6起成功避险案例

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

作为典型案例

予以肯定并通报表扬

案例1

4月20日20时,黄山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气象局发布强对流天气防御提示,部署风险隐患排查、极端天气防范及隐患信息排查报送工作。21日起,黄山市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巡查隐患

22日5时50分,黟县宏潭乡塘田村党支部书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周兴巡查时发现,县道 X014 线高竹路段一处山体有裂缝、局部发生松动,考虑到该地崩塌易发,认为存在崩塌风险,可能威胁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于是立即上报。由于该路段狭窄车辆不易掉头,工作人员在离危险区5公里处设置警示标识,并在路口安排专人值守,引导过往车辆绕行。

山体崩塌

22日6时40分,山体崩塌,崩塌量约1000立方米,导致道路中断。宏潭乡政府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继续实施交通管制,同步调配应急资源,协调机械车辆赶赴现场进行抢通抢险作业,22日16时该路段恢复通行。由于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2

5月2日,宿州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部分地区阵风达8级以上。市应急管理局迅速部署各县(区)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现场跌落的彩钢板

工作人员在警戒区值守

2日22时,萧县龙河街道城西社区党总支书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许新海在巡查时发现,农机厂片区一栋居民楼楼顶的彩钢瓦被大风整体掀翻,坠落后切断了附近高压线,部分残片挂在高压线上,存在人员触电风险,于是立即上报。龙河街道接报后,迅速在事故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拉设警戒线,严格管控人员进出。县应急、公安、城管、消防、供电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调派两台35吨吊车及气割等专业设备,连夜清除悬空彩钢瓦,同步开展高压线抢修工作。3日7时,受影响区域恢复水电供应。由于灾害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3

5月8日11时,芜湖市气象局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信号,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强对流天气防御提示,部署做好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12时起,万春街道境内遭遇强降雨,15时20分降雨暂时停止,经开区万春街道金华社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夏明飞利用降雨间隙巡查时发现,清闸路大拐居民组路边一棵树木倾斜并缠绕在路边输电线上,考虑到后续可能再次出现强对流天气,树木随时有压断电线并阻断交通的风险,威胁大拐四垛四村等三个居民组73户200余人用电和附近四个社区220户600余人出行安全,于是立即上报,并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周边拉起警戒线,对现场进行管控,提醒过往居民注意安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书记接报后,立即联系抢险人员赶赴现场处置。17时10分,倒伏的大树被安全移除,路面清扫完毕。由于灾害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4

5月7日,黄山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山洪、地质灾害“双预警”提示,要求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实行“1小时一巡查、1小时一报告”制度,同步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直达最后一公里。

8日14时15分,徽州区杨村乡梅川村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谢雪松和杨村乡干部江洪基巡查时发现,雅梅路一处边坡不断有碎石滚落。经现场勘察,发现高处山体石土有松动,随时存在崩塌风险,于是立即上报。杨村乡政府接报后,立即组织2支应急小分队前往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布设警戒线及安全标示,对边坡处2户居民进行转移。

14时30分,该路段发生山体崩塌,崩塌量约为500立方米。由于灾害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5

5月8日17时5分,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兼文物管理员罗文生在巡查时发现,呈坎镇四村水库因强降雨水位骤升至288.17米(超汛限水位0.2米),众川河及支流河道30分钟内水位陡涨0.7米,水位距明代国家保护单位罗东舒祠仅1.5米,危及景区游客及国保文物安全,于是立即将情况向徽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报告。

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和镇干部查看水情

架设防水挡板

接报后,区文旅体局迅速启动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第一时间指导呈坎镇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和景区游客转移。呈坎镇立即组织3支防汛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及时疏散转移景区游客25人,针对罗东舒祠等国保文物采取“防水、加固、引流”三重措施,在文物本体周边架设防水挡板、堆砌防汛沙袋,对墙体基座进行遮盖防护,同步疏通周边排水通道加速泄洪。至当日20时,众川河水位回落至警戒线下,由于灾害风险隐患发现早、响应快、处置准,呈坎景区内罗东舒祠等重点文物未受洪水侵袭,无人员伤亡。

案例6

5月8日6时至20时,黄山市祁门县发生强降雨。8日14时45分,闪里镇坑口村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陈曦巡查时发现,省道S480线路边一棵长约15米、直径约30厘米的香樟树干倾斜横跨双向车道,该路段为安徽、江西两省交界主干道,来往车辆较多,存在发生交通事故风险,于是立即上报,并在周围值守,引导过往车辆有序通行。

镇应急办接报后,5分钟内集结应急救援分队20人,携带警示标志及清障设备赶赴现场。15时17分,车道恢复通行。因灾害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指出,这是六起典型的多部门高效联动、主动排查、迅速警戒、高效处置的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现特对安徽省应急管理厅,黄山市应急管理局、宿州市应急管理局、芜湖市应急管理局,黟县应急管理局、萧县应急管理局、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徽州区应急管理局、祁门县应急管理局,宏潭乡、龙河街道、万春街道、杨村乡、呈坎镇、闪里镇,塘田村、城西社区、金华社区、梅川村、呈坎村、坑口村以及周兴、许新海、夏明飞、谢雪松、罗文生、陈曦等同志予以通报表扬。

强降雨或连续降雨

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灾害发生有何前兆?

如何避险自护?

这些知识要牢记

↓↓↓

多地降雨时还可能伴有强对流天气

请及做好防范准备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微信公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