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时讯丨2025年5月16日 包头各大景区免门票啦!


5月12日清晨,阳光洒进达茂旗残疾人托养中心的活动室,十几位学员正围坐在长桌旁,手指灵巧地揉捏着彩泥。大家专注地将一块彩泥塑成想要的轮廓,身旁的伙伴们或低头雕刻花纹,或互相交流着配色心得,笑声此起彼伏。



这里不仅是残疾人的“温馨之家”,更是他们重拾自信、创造价值的起点。在达茂旗残联的大力支持下,达茂旗残疾人托养中心积极探索实践,将托养服务与辅助性就业有机结合,打造了一个集康复理疗、日间照料和就业赋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以工代养”模式,托养中心的学员们制作泥塑、面塑、奶食品等手工艺品,并与娟姗奶业、哈尼雷工作室等企业合作,将劳动所得用于抵扣康养费用,有效减轻了家庭负担。这一创新模式正悄然改变着许多残疾人的生活。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但现在我能靠双手挣钱,还能和伙伴们一起学习、聊天,心里特别踏实。”在托养中心入住多年的武二兰一边熟练地捏制泥塑,一边笑着说道。像武大姐这样的学员还有很多,他们在辅助性就业基地不仅获得了经济收入,更找到了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托养中心还定期组织手工艺培训、文化游览等活动,帮助残疾人提升技能、开阔视野。



娟姗奶业作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的长期合作伙伴,在托养中心后院设立了奶制品加工工厂,为残疾人提供包装盒安装、贴标签、酸奶封口等适合其能力的岗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帮助残疾人朋友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能力和才华。”娟姗奶业法人贾琪表示。


残疾人托养中心负责人潘飞介绍,机构不仅提供康复和就业支持,还免费为听障人士适配助听器,并组织春游、参观科技馆等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残疾人朋友感受到尊重和关爱,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无论是购买一件手工艺品,还是提供就业机会,每一份支持都能点亮他们的希望。”


目前,辅助性就业基地已帮助数十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但仍有更多需求待满足。未来,达茂旗将继续深化“康复+就业+文化”的创新模式,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助力残疾人朋友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