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小学项目建设提速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小学项目主体结构日前全面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转入二次结构、装饰装修施工新阶段。

封顶仪式现场,欢呼与机械轰鸣交织,中铁建设集团项目总工程师张保宁表示,面对紧张工期,项目方利用科学规划与先进技术保障了工程高效推进,后续将通过“大干100天”劳动竞赛,以立体交叉作业和智慧工地平台确保今年9月开学。

据了解,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小学项目是贵阳市重点教育工程,也是推进贵阳市“强省会”行动的重要民生工程。

项目以“和”为设计理念,学校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规划36个班,配置高水准的多功能教室、标准化运动场、风雨操场、光合食堂、阳光农场等教育教学设施,建成后将通过文化连廊与中学连通,中小学教育设施、配套空间共享,小学今后的办学理念、育人标准、人才健康成长标准等沿袭中学标准,实现小学与中学一体化。

项目效果图

作为中央民大附中全国第四所总部直管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小学的创办意义深远。学校的建成不仅完善了中央民族大学贵阳附属学校12年教育体系,还将带来海淀总校的教育资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强省会”行动背景下,该项目将为贵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本,带动全市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施工过程中,项目承建方先后克服了场地狭小、桩基地质情况复杂等诸多难题,制定了详细到天的施工进度计划,统筹安排各工序穿插施工,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同时,项目承建方积极采用绿色建造理念和现代建筑施工工艺,运用预制柱、叠合板、ALC条板等装配式施工工艺,整体装配率达50%。

项目施工现场

“对比传统施工工艺,预制建筑施工工艺不但能节约建材资源、减少建筑垃圾、降低施工扬尘,而且还能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约40%。”项目负责人肖广斌表示,该学校以红墙坡顶的民族建筑为设计风格,引入教室护眼灯、AI智慧课堂、紧急一键报警系统等智能设备,积极打造集现代化教学设施、民族文化传承、智慧校园于一体的示范性学校。

“接下来我们将以‘8.30’竣工节点为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开展‘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争分夺秒推进二次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施工内容,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用。”肖广斌说。

据介绍,该学校预计今年9月竣工交付,规划学位1620个,建成后将引入中央民族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贵阳市乌当区教学资源,极大缓解区域适龄学生入学需求,为持续提升乌当区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露

编辑 鲍贝贝

二审 江婷婷

三审 岳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