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上亿元!黑色链条被斩断“9·1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告破
湖南株洲,贵州毕节,相隔千里却因为一场涉烟联合打假的“蝴蝶风暴”,牵出一个制假、走私交织的庞大犯罪网络。该案涉及烟丝加工、卷烟制假、烟丝走私等多个犯罪团伙,涉案金额1.3亿余元。
今年3月20日,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人民法院对林某德等犯罪嫌疑人分别判处七年六个月至八个月的有期徒刑。
发现涉烟犯罪组织线索
2022年,在群山连绵、峰峦叠嶂的茶陵县,一起耗时3年,总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的非法经营案告破。然而,虽然这起案件战果颇丰,但几个问题依然萦绕在公安、烟草部门办案人员心头,涉案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逃,犯罪链谜团尚存,案件背后仍有蹊跷。
办案人员凭借多年的经验,通过调查发现了端倪:主要犯罪嫌疑人之一的林某德常年在云南活动,且有多次出入境记录,这条线索成为揭开幕后黑网的关键。
深入分析研判后,株洲市公安局、市烟草部门联合海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开展调查。自此,跟人、追物、查资金,一场纵深挺进、深挖到底的全面追踪全面铺开。
为避免打草惊蛇,办案人员克服地形不熟、语言不通、涉案人员频繁更换手机、使用虚拟号码逃避追踪等难题,通过深度研判林某德的活动轨迹等信息,发现其与一个涉及非法加工、制假售假、走私的庞大涉烟犯罪组织过从甚密。
捣毁非法烟丝加工点
侦破的突破口在哪?找出源头、发现端倪,查清全域犯罪链条是重点。
通过株洲公安、烟草部门共同打造的烟警工作平台,办案人员掌握了犯罪集团资金交易、物品流通、活动轨迹等大量重要信息,该犯罪团伙全域犯罪链条的黑幕被逐步揭开。
办案民警经过深度研判,发现林某德伙同非法商人,在贵州毕节开设烟丝加工厂,在云南招募两批技术工人,并从广东、河南等地采购滤嘴棒等其他原辅料,再通过跨境物流将假烟原辅料运至境外假烟厂。
这场仗,打起来比想象中更难。但是再周密的犯罪活动也会留下痕迹,细致的观察和缜密的思考就是找到突破口的钥匙。
2023年9月13日凌晨,湘东门户醴陵市,刚入初秋,空气里透着清寒,一辆货车进入了办案人员的视野。据办案人员此前掌握的线索,他们分析判断这是一辆装有涉烟非法物品的车辆。
“千万不能打草惊蛇!”专案组决定,由高速交警以车辆疑似倾斜、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查获涉烟非法物品后,由公安部门将车辆和人员暂扣。一箱装有非法烟丝的木箱暴露于众,该木箱正是来自林某德所把持的贵州毕节的非法烟丝厂。
株洲市公安局随即对“9·1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立案调查,并联合株洲市烟草专卖局成立专案组,逐级向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汇报案情。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下函督办“9·13”案件。株洲市公安局、市烟草专卖局迅速开展案件侦破动员部署会议,一张天网悄悄铺开。
半年内,专案组六下毕节、七赴福建漳州,南下广东汕头、北至山东青岛。在毕节市一处民房外,专案组通过进一步深入调查后锁定制假窝点,并顺藤摸瓜揪出其他非法烟丝加工点7处。一张庞大的制假售假网络露出了冰山一角。
假烟原辅料窝点
查获烟叶烟丝37.7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专案组历经2年侦查,该犯罪集团成员、架构、窝点等渐次明朗。经查,该犯罪集团分为境外卷烟厂、毕节烟丝加工厂、烟草制品走私等部分。在此过程中,由林某德负责国内烟丝加工、输送原辅料至境外制假烟厂,用于生产国内知名品牌卷烟,再由境外犯罪集团的骨干成员组织将这些卷烟非法输入境内销售。
办案人员现场查获违法假烟
2023年11月7日,办案民警以雷霆之势在云南、贵州、福建等地组织收网,在当地警方协助下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一举捣毁非法加工烟丝窝点8个,查获烟叶烟丝37.7吨、假烟120万支、烟机3台,涉案金额1.3亿余元。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刘海平 罗文姣 杨超
↓ 留言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