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庙正殿塑像
在太原的北郊,汾河之畔、崛[岭] [围]山脚下,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呼延村,村中有一座古老的庙宇——呼延关公庙。
呼延关公庙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在清道光年间曾被重修,是呼延村唯一没有被人为损毁的古代建筑。整座庙宇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536平方米,呈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正殿、过殿、山门,两侧建有耳房、厢房,布局严整,错落有致,是尖草坪区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关公庙建筑群。
庙门高大壮阔,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门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门匾两侧抱柱悬挂楹联“忠义昭天地,威灵贯古今”,字体刚劲有力,笔锋凌厉,让人不禁对关公的忠义精神肃然起敬。
走进山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宽敞的庭院,地面由青砖铺就,光滑而平整。庭院两侧是厢房,里面陈列着与关公文化相关的文物和资料,让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关公的生平事迹和他所代表的忠义精神。庭院的正前方是过殿,面宽三间,前后通敞,中央悬挂“精忠贯日”横匾,两侧悬挂楹联“有半点生死交情方许入庙谒帝,无一毫光明心迹何须稽首焚香”,这副楹联不仅是对关公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后人的鞭策和警示。
正殿是关公庙的核心建筑,巍峨宏伟,气势不凡。殿内供奉着关公正襟危坐的彩塑,他身着绿色长袍,头戴冕旒,面容庄重,眼神深邃,仿佛在俯瞰着世间的一切。关平、周仓奉侍左右,关平英姿飒爽,周仓威武雄壮,他们的神态和动作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殿内的墙壁上绘有淡彩描金壁画,摹绘关公一生功绩,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到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每一幅画面都生动逼真,细腻地展现了关公的英勇和忠义。
在正殿的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身上刻满了铭文,记录着庙宇的历史和修缮情况。鼓楼内则放置着一面大鼓,鼓面紧绷,鼓身绘有精美的图案。每当重大节日或祭祀活动时,钟鼓齐鸣,声音悠扬,回荡在整个庙宇上空,仿佛在向人们传达着关公的精神和力量。
除了建筑和雕塑,呼延关公庙内还有许多文物和景观。庙内的古柏,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据说是建庙时所植,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见证了庙宇的兴衰变迁。庙内还保存着一些石碑、牌匾等文物,上面的文字记载了庙宇的历史沿革、修缮情况以及人们对关公的敬仰之情,这些都是研究关公文化和当地历史的重要资料。
呼延关公庙不仅是一座供奉关公的场所,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忠义精神。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文化与信仰的力量。
并州新闻 晓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