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四月,一场有温度、有知识、有未来的农业科技嘉年华正在举行。 4月25日,由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江苏省科协农村技术服务中心、“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交汇点新闻主办,《乡村干部报》《江苏科技报》、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南京建邺区科学技术协会支持的“江苏科技小院”初夏市集暨成果展示启动仪式在南京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春生,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夏军、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卫宁,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朱军,省科协秘书长范银宏等出席活动。省科协、省农业农村厅、南京市科协、县政府、区科协等单位和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参与活动。
初夏市集上,人头攒动、琳琅满目,从新鲜蔬菜到各类水果,从富硒稻米到精选茶叶,来自“江苏科技小院”的51家优质农产品企业齐聚,带来了各自的特色农产品,活动旨在为科技小院优质农产品提供展示展销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放心的优质农产品采购渠道,不仅展现了江苏农业的“硬核实力”,更让广大市民触摸到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
这种在商业区的一站式农产品采购体验,让广大市民直呼过瘾。江苏省(栖霞)百合科技小院的展台宛如一座微型百合博物馆,从拳头大小的原生种球到如雪绽放的鲜切花,再到深加工的百合粉、百合酥、百合护肤产品,应有尽有。展台前,小院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滕年军亲临现场,向公众介绍团队自主育成的百合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突破了传统花期限制,而且抗病性更强,亩产显著提升。”一旁的江苏省(淮安)西瓜科技小院的展台充满“甜蜜科技感”,展台上陈列着京嘉301、苏创3号、苏梦5号等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在清甜的瓜香中,科技与农业的融合显得格外生动。步入江苏省(宜兴)茶叶科技小院的展台,茶香氤氲,这里展示的紫鹃茶嫩梢的芽、叶、茎均为紫色,茶叶的花青素含量高,观赏和营养价值兼具。红艳欲滴的“紫金久红”“金陵红”“紫金香雪”等草莓新品种在江苏省(句容)草莓科技小院展台依次排开,垂直种植、无土栽培等新式栽培技术展示的加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活动现场可不只有好吃的,好玩、好学的同样不少。为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本次市集还布置了互动体验区。不仅有“江苏科技小院”图片展示区,还能看到“科技小院主理人”,面对面感受科技助农的魅力。同时,还可参与趣味互动游戏,赢取丰厚奖品。启动仪式上,一批“江苏省科技小院”授牌、签约,科技小院新媒体平台暨新华日报交汇点科技小院电商专区上线。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师生回信,对科技小院的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2019年起,省科协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共同推动江苏科技小院建设,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张洪程、张佳宝,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江苏省农技协理事长常有宏共同报送《关于加强科技小院建设 促进江苏全面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获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据了解,目前江苏省已命名省级科技小院60个,计划每年立项资助30个科技小院。共建单位包括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覆盖水稻、蔬菜,奶牛、大闸蟹、龙虾养殖,茶叶、甘薯、西瓜种植等众多农业领域,指导老师581人,驻院研究生618人,累计推广新技术281项,培训农民2.8万余人次,田间试验示范基地507个,示范面积2.4万余亩,技术服务面积27.5万亩,举办展览、宣传等科普活动场次362场。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数字焕新到跨界升级,江苏省科技小院正以“科技+”的澎湃动能,将论文写在丰收的田野上。在这里,科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农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消费者餐桌上的安心美味、乡村振兴路上的坚实脚印。未来,这群“把根扎在泥土里”的小院科技先锋,将继续以创新之笔,绘就农业强国的江苏画卷。
夏文燕 韩金芳 陈星/文 刘成贺 潘海兵/图 滕升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