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夹缬狩猎纹手提包 文创让非遗“时尚再生”

这几年,"东梨民艺"的乡村博物馆的主理人徐夏怡,通过深耕传统扎染、木活字印刷等非遗技艺,让沉睡千年的匠心工艺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近日,东梨民艺博物馆推出的非遗文创在非遗市集上一亮相就成功吸引大批年轻粉丝关注,也悄然掀起了非遗复兴浪潮。




夹缬狩猎纹手提包

千年狩猎东方美学新生



这款手提包,将盛唐狩猎纹样匠心复刻于包身。经纬交错的织物上,骑手纵马逐鹿的矫健身姿跃然眼前,赭石、靛蓝等传统矿物染料晕染出的古朴色调,细腻繁复的夹缬纹路则像是画中的点睛之笔,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手提包将古典美学融入现代设计,开合间尽显东方雅韵,提起来时能传递出跨越时空的文化底蕴。


夹缬龙舟折叠灯

动态光影中的东方叙事




灯体采用可折叠结构,展开时如画卷舒展,闭合后便于收纳,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设计灵感源自“鲤鱼化龙”,通过垂直空间布局呈现“潜游—竞渡—腾飞”的视觉递进。

底部浪花翻涌,鲤鱼跃出水面;中层龙舟竞渡,划桨人奋力向前;顶部云雾缭绕,龙门若隐若现。灯光亮起时,光影在夹缬图案上流转,将静态染织转化为动态光影剧场。

传统夹缬图案与龙舟竞渡精神结合,既展现东方美学韵味,又暗喻拼搏进取的当代精神。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浪漫邂逅,“光影为媒”赋予了非遗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二生肖竹编杯垫

非遗技艺的灵动新生




以非遗竹编技艺为载体,将十二生肖造型融入杯垫设计,赋予传统技艺现代生命力。杯垫精选柔韧竹材,经匠人手工编织,线条流畅,纹样栩栩如生,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收藏价值。

竹编工艺传承千年,生肖文化深入人心。杯垫以“生肖”为设计主题,通过竹编纹样展现动物形态,如鼠的机敏、虎的威严、兔的灵动,赋予传统技艺新表达。

竹编材质天然环保,与现代生活理念契合,成为兼具功能性与文化符号的家居装饰品。以竹编技艺活化生肖文化,让非遗融入日常茶饮场景,成为传递文化温度的“生活艺术品”。

三款产品均以非遗技艺为根基,通过现代设计语言重构文化符号,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传统技艺的创新将不再局限于‘技艺复刻’,而是通过‘功能重构’与‘场景再造’,让非遗真正融入当代生活。”夏怡坦言,“我们团队新出品的这些文创作品,会诉说它的与众不同,是每个年轻人极具个性的专属宝贝。”




记者潇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