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7日,波兰在与德国和立陶宛的边境实施为期30天的临时管控措施,以遏制非法移民进入波兰。
其间,在波德边境启用52个过境口岸,在波立边境启用13个过境口岸。据外媒分析,波兰恢复边境管控措施,一方面是阻止非法移民经拉脱维亚、立陶宛进入波兰,同时防止有非法移民被从德国遣返回波兰。
此前,为遏制非法移民,德国于2023年10月在同瑞士、捷克和波兰接壤的边境地区恢复管制。
问题1
对于保持欧洲内部人员和商品自由流动与加强边境管控,波兰与德国为什么都选择了后者?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接受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的采访,他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波兰和德国两国都面临着难民问题的综合性压力。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两国在原有的难民问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来自乌克兰的难民,给两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这不仅是财政和安置方面,还有社会和政治层面上的压力。难民问题已经是两国国内右翼力量批评政府和执政党的一个重要的利器。特别是在德国,选择党更是在难民问题上反对政府的举措。德国选择党也因此获得了很多选票,尤其是在德国的东部。给执政的各党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
·所以为了阻止选择党的这种攻势,也是为了减轻政府面临的压力,德国新政府总理默茨没上任之前,就宣布了要加强难民管控,要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上任伊始,他就这么做了,特别是在与波兰的边境地区恢复了边境检查。目的是要把难民挡在波兰,或者是送到波兰去。
·这样也就引起了波兰方面的不满。波兰政府很早就警告了德国新政府不要采取这种单边措施,否则会影响两国关系,特别是影响到欧盟申根国家内人员和货物自由交往的规则。但是德国政府还是强硬采取了单方面的边境管控。
问题2
波兰新的收紧边境管制的措施也将适用于波兰与立陶宛的边界过境点。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说,这些措施反映了欧盟整体上都面临着难民问题的挑战。
·两国的实际举措都违反了欧盟关于难民庇护的规定。
·根据《都柏林公约》,避难者只能在入境欧盟的第一个成员国申请庇护,而成员国必须承担避难者接待难民资格审核等一系列的责任。这也就意味着欧盟规定各个成员国在难民问题上协调一致、共同行动,分担物质和社会的成本。现在看来,在实践当中,欧盟的这项规定是越来越难以全面实施。
·第一,负担分配不均,有些国家接收的难民多,承担的成本多。有的国家接受的难民不光少,还不愿意承担,就导致了欧盟内部负担不均。
·第二,各国的政策不一样。
·第三,申请的程序特别缓慢,申请的过程当中难民到底怎么样处置,也产生了很多人道危机,给欧盟增加了道德压力。也因此各个成员国现在合作得非常不好,有人认为欧盟的难民政策已经导致了欧盟各个国家相互间的分裂。
·现在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很大,欧盟可能需要出台新的难民管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