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知道 | 活期存款接近“0”利率,钱该怎么存?DeepSeek建议这样安排→

今天来聊聊存钱的话题。前几天,几大国有银行齐刷刷地下调存款利率,1年期定存利率正式跌破1%,意味着存款市场进入了“0字头”时代。其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短期,以20万元存三年为例,降息25个基点后三年利息就少了1500元。

图/央视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0.05%,意味着1万元存一年的活期利息仅5元,几乎失去了储蓄价值,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与热议,相关话题也随之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感叹:“钱还没捂热,存款利率凉了。”

现在去银行存钱,还有高一些收益的产品吗?据了解,目前利率2%以上的“高息存款”在市场上已经较难找到,而曾被视为“揽储利器”的大额存单产品,其吸引力也正逐渐下降。

记者23日分别查询工商银行、招商银行APP上展示的整存整取利率,发现1至5年期的存款利率普遍在1%-1.6%之间,即使是大额存单,个别产品也只有1.75%左右的年化收益。

工行(左)、招行(右)展示的存款相关产品。

市场人士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对于老百姓来说,利率下行周期该如何合理存钱呢?

利息缩水,年轻人爱攒“三金”

面对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许多人大致有两个思路应对:一个是寻找一些高息,但是稳健的“平替”理财产品,另一个就是改变对存款类产品的依赖。今年以来,“存款利率太低如何理财”屡屡成为社交平台热议话题,如网友请教DeepSeek“如何有效存钱”、奔波千里为高息的“存款特种兵”转向债券基金等报道屡见不鲜。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在广州工作的白领小王,原本每个月都会存一部分钱到银行,但这次看到存款利率已降到这么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计划。他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一些稳健型的基金,期望能获得比存款更高的收益。小王告诉记者:“现在的定期存款利息越来越低,还不如把一部分闲钱拿出来,配置一些低风险的债券基金,虽然有时候收益会出现波动,但感觉整体收益比存银行强一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截至2025年5月18日,固收类理财近三月年化收益率2.46%、近一年收益率2.69%,现管类近七日年化收益率1.42%,整体收益率优于定期存款。在“比价效应”作用下,部分定存到期、潜在新增定存或转向理财,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或承接这部分超额流出,从而长期带动定期存款的财富化。

存款利息不香了,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某第三方支付平台数据显示,有937万90后、00后同时持有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为自己配置了“新三金”。此外,伴随市场行情回暖,今年前4个月,购买稳中求赚的“固收+”基金用户同比增长88%。

网友调侃,以前是结婚买“三金”,现在先给自己管上“新三金”,日子稳一点多些底气。业内人士认为,债券基金和黄金短期也有波动,但历史长期走势上涨,适合作为配置底仓,因此成为投资者稳健理财的热门选择。

或推动“存款搬家”

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同时,偏爱存钱的国人,近期的储蓄规模仍在增长。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前4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5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3万亿元。综合来看,截至目前,人民币存款中的住户存款已达约160万亿元的规模。

图为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在清点人民币钞票。(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市场人士分析,短期内,传统的储蓄习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这将对民众的经济行为和投资策略产生深远的影响。高储蓄率可能会逐渐下降,储蓄资金将更多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

在众多金融产品中,理财产品因其波动性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吸引了不少偏好中低风险的投资者。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分析,理财市场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规模缩减之后,于4月和5月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仅在4月份,理财市场规模的增长就超过了万亿元,而进入5月,这一增长势头仍在持续。截至5月中旬,理财市场的总规模已经突破了31万亿元的门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