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傍晚,豫西南的天空阴云密布,湍河的水声在闷热中愈发急促。邓州市张楼乡小丁村河段的河堤上,160余名身着救生衣的党员干部与群众骨干严阵以待,一场以“生命至上”为信条的防汛抢险实战演练在此拉开帷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既是对基层应急体系的全面检验,更是一曲守护万家灯火的责任长歌。
下午17时30分,小丁村巡逻队长丁红卫蹲在湍河与楚河交汇处的堤坝上,手中测量仪的指针剧烈晃动。“报告值班室!湍河水位已超警戒线1.2米,堤脚出现管涌!”通过对讲机传来的声音带着沙哑却铿锵有力。17时32分,值班员孙海波将险情直报乡长张军,一场与洪水抢时间的战役就此打响。
在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指挥部,张军乡长的调度指令如连珠炮般响起:“立即启动三级响应!”随着指令下达,13个专项组瞬间激活:巡查预警组曾丰梅继续在河堤上巡查水情,电力通讯组徐金波带人搭建临时通讯基站,医疗组组长丁心飞检查急救设备,无人机操作手已升空巡查……每个环节迅速启动运行。
当张吉光主任在17时40分汇报“距堤顶仅剩2.5米”时,指挥长张军果断下令:“群众转移组马上组织群众撤离!”暮色中,随着锣声和喇叭声在陈楼村内响起,群众转移组单剑组长带领组员脚步急促地挨家敲门:“老乡,水要漫堤了,快撤!快转移!”“确保不落一人”成为铁的命令。安置服务组在组长金波的带领下,及时安置每位转移群众,发放基本生活和医疗物资;维持安置点秩序;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演练陡然升级——预警转移组急报发现群众被洪水围困!
“水上救援队,立即行动!”命令刚落,救援快艇已劈波斩浪冲向险境,救援队员飞身入水营救被困群众。更危急的情况接踵而至:18时45分,水面惊现漂浮人员!无人机呼啸升空精准定位,精准投送救生圈,岸边医疗组严阵以待。当落水者被成功救起,心肺复苏的按压与人工呼吸的专注,凝结成对生命至高的敬畏。
“水位每小时涨15厘米!”技术员的监测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撑,而姚慧带领的抢险突击组抢装沙袋并封好,快速运送到抢险现场。牛青带领的排险突击队在漫溢处每隔0.5-1米竖起一根根柳桩,河堤上组成一队,迅速传递沙袋到险情处,用沙袋筑起“新堤”,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一场不可或缺的接力。
19时55分,张军乡长宣布演练结束时,参演人员的救生衣已被汗水浸透。这场持续两小时的“战斗”,暴露出3处预案衔接漏洞,却更彰显基层治理的进步:从“剧本式演练”到“无预案实战”,从依赖经验到数据支撑,张楼乡实战演练构建起“15分钟应急响应圈”。
正如张军乡长在总结会上所说:“防汛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侥幸。此次演练是对我乡防汛预案实用性和队伍战斗力的直接检验。我们将紧盯薄弱环节,持续提升‘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实战能力,全力保障全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
此次演练张楼乡特别邀请邓州市蓝天救援协会、泳协志愿者和多支社会应急救援志愿队参加,蓝天救援协会会长习成果对参演人员进行了防汛急救救援知识现场培训。
当盛夏的主汛期迫近,此次演练不仅锤炼了队伍的应急能力,更在每一个参演者心中烙下信念:洪水为令,使命必达。张楼乡以未雨绸缪的担当,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安心堤坝”。( 图文:沈俊伟 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