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关注贵州黄平县: “四抓”强基固本聚力促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聚焦“四抓”强基固本,以抓队伍建设强骨干、抓后进整顿固堡垒、抓待遇保障激活力、抓驻村帮扶聚合力,持续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黄平县旧州镇川心村野菜种植基地

抓队伍建设,锻造干事“生力军”。黄平县坚持把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作为关键。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1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招录72名乡镇公务员、111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充实基层力量。通过集中研判乡镇领导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全覆盖培训乡镇党政正职、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建立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将350名35岁以下干部纳入县级“信息库”,为乡村振兴储备“生力军”。严格编制管理,11个乡镇编制使用率达到95%以上,确保基层干部队伍稳定。

黄平县旧州镇川心村野菜种植基地

抓后进整顿,建强攻坚“桥头堡”。以“排队抓尾”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按照10%~20%的比例确定后进党组织82个,同步确定先进基层党组织88个,对1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重点整顿。创新建立完善县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县直部门联村的帮扶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发展党员注重结构优化,2024年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占比76%,并组织12期党校集中培训,覆盖1059名党员,乡村自主培训达40期1800余人,党员队伍活力持续增强。

抓待遇保障,解除履职后顾之忧。严格落实“345”村干部基本报酬标准,县财政新增329万元调增村干部待遇,2025年预算安排村干部报酬、公积金等4035.65万元,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月报酬达5284元。全县447名村“两委”主职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787名专职村干部获30万元人身意外险。实施学历提升工程,64名村干部通过专升本实现学历跃升,科学设置793个专职村干部岗位,实现村党组织书记100%备案管理和“一肩挑”全覆盖。

游客在黄平县野洞河镇漂流景区漂流游玩。陈孝新 摄

抓驻村帮扶,凝聚振兴强大合力。按照省州部署选派372名驻村干部下沉124个村,其中124人担任第一书记,实现重点村全覆盖。组织开展“擂台比武”活动23次,通过现场观摩、述职评议激发村干部干事热情。驻村干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24年推动81家县级单位包保142个村,争取中央、省级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支持1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争取1000余万元资金打造旧州镇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陈诗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