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危急时刻 冲进火海抢收小麦!
前不久,湖北天门一村庄的麦田因焚烧秸秆意外起火,40亩成熟待收的小麦陷入火海。危急时刻,一名年轻的农机手挺身而出,驾驶着收割机冲进熊熊燃烧的麦田,争分夺秒抢救那些即将被大火吞噬的小麦。
在浓烟中他抢收20多分钟,以打隔离带的方式阻断火情,最终成功抢救下22亩小麦。这位勇敢的农机手,就是来自河南确山县的00后小伙——王振豪。一起来认识这位“火口夺粮”的农机手。
抢救失火麦田后,王振豪继续北上作业。再次见到他,是在河北邯郸曲周县的一片麦田里。
王振豪:从早上到现在差不多收了有五六十亩吧,因为刚才上一家的已经割完了,然后这一家的他还没有来,趁这点时间就是下来检查一下机器,看有没有需要保养的。
王振豪25岁,河南确山县人,从事农机收割工作已经5年了。今年5月,他随收割队在湖北收小麦。听到着火这事儿的时候,他本来正要去吃午饭。
王振豪:当时就是我在其他地方干完活,然后去街上,有个大哥很着急找到我,他说有麦子着火了,问我能不能帮忙割一下,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开着收割机直接往地里面走。
王振豪:到地里面以后,我看到那个火当时很大,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把那个没被火烧和被火烧的就是中间隔一条路,就是打隔离带。
风助火势,从北向南,一路蔓延。王振豪把这个情形看在眼里,果断驾驶收割机靠近大火位置,从北向南快速收割,以此打隔离带阻断火情。
王振豪:我也是农民的孩子,家里也是种地的,农民种地也挺不容易,看到一大片麦子被烧了,感觉他们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就想着赶紧把没烧掉的麦子给收完,能少一点损失。
据王振豪说,当时现场还有一些村民,有的打报警电话,有开来三轮车,帮着卸下王振豪抢收的麦子。
王振豪:当时我把油门开到了最大,就怕收割的速度赶不上火烧的速度,当时我也离大火很近,就是想着能多抢收一点。驾驶舱里的温度特别高,得有40℃以上。
王振豪紧急收割了20多分钟后,消防队员赶到现场,迅速将火扑灭,最终成功抢救下22亩小麦。
王振豪父亲 王华:既然咱遇到了,咱就得尽这个责任去救。我感觉就是小孩儿做一件好事,我也高兴。
02
热心肠的“麦田守望者”
王振豪在湖北天门救火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开来后,让他备受关注。网友们纷纷为这位00后的勇敢点赞,而他却说:“他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冒险冲进火海抢收粮食,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王振豪来说,几乎是本能。他心疼那些粮食、也特别理解农民的辛苦。而热心肠的王振豪,也总是乐于助人。
炎炎酷夏,烈日当空,开收割机的时候,王振豪总是顾不上喝水。一天下来,人经常忙得灰头土脸。从小王振豪就对收割机感兴趣,长大后,他就跟着父亲和哥哥学习农机操作。
王振豪:刚开始接触收割机的时候,对它很陌生,那些操作、性能等什么都不了解,然后我哥就批评我,就对我很严厉。不管是收麦子还是收水稻啊、收玉米,他都会跟我讲怎么去收它们,日复一日,我慢慢也就学会了操作。
2018年,王振豪买了一台收割机,开始承接周边地区的收割业务,正式成为一名农机手。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段庄村村民 段如晓:去年就是王师傅来我们家收麦子,收麦子还挺好的,割得挺平整的。感觉他这个人特别好,热心肠。
在农村长大的王振豪特别理解农民的辛苦。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在他看来,既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王振豪:去那个村里割水稻一天,到晚上下班的时候,我就看到有一对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拿着镰刀在地里割水稻,我就跟他们讲,我说奶奶你不用割了,我免费帮你割,然后给你送回家,当时她也很高兴。
王振豪妻子 刘冬梅:他是个特别实在的一个人,不管对家人邻居,还是在外面不认识的人,只要是看到别人有困难,能帮的他都会去帮。
6月初,正是小麦收割的关键时期,王振豪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卸下一车又一车的小麦。如今,25 岁的王振豪已是两位孩子的父亲,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王振豪:我发现做这行挺有成就感的,因为我能通过收割粮食获得他们的赞赏与认可。守护粮食,做到颗粒归仓,慢慢地我就很有动力,就一直坚持下来。
胆大心细一把好手 助人为乐一片真诚
都说“十万火急”,可火场中的王振豪不急更不慌,视频中有个细节,他先是驾驶收割机沿着火线打隔离带,再顺着隔离带外沿往回开,扩大隔离带面积。人是00后,事干得可真是专业加漂亮,尤其是面对突发情况,胆大又心细。他这台农机也是个多功能机,遇上火情是救火机,免费给老人割水稻是助人机。王振豪心里装着自个儿的小家,也装着农村的大家,眼里有多少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就有多少助人为乐的热忱。这样的棒小伙儿,还得是河南话那个字儿:中!
(总台记者 徐卓阳 张可欣 孙晓璐 河南台 河北台)
责任编辑:尹惠仙